昨天卖完小麦,闲聊收割麦子期间发生一件事
邻居的儿子A从外地回来了,让父亲在家休息,他去地里指挥割麦。
因为常年在外,对家里的地不熟悉,不小心割到邻居B的麦子
然后A呢就找到邻居B ,说按照市面上的价格,按照平均亩产还高的亩产值,买了B的麦子。
B当然愿意,他家那块麦子,旱了没多少产量,达不到平均值
于是三言两语解决了
但是我爷爷他们那一辈的人都认为A“憨厚”,吃亏了,不知道讲价…..
我呵呵一笑
我知道A的情况,理解A的做法,并且很支持
本来A误割了别人的麦子,不占理
A也不想因为这个事和邻里邻居闹矛盾
无论多点少点,A都想赶紧处理完,他在外地还有生意
外面的生意,随便一天的利润都抵得上这个小麦的亏空了
A主次分的很清楚
最近,乡亲们每天早出晚归,干了半个月农活,就是拔草、打药之类的
前天A又回村了,雇了3个人帮他家里干农活
干了两天,每人140的工钱
处理完,人家又走了
于是A又得了一个“败家子”的名头
我又呵呵一笑
看样子,只有A抛却城里的生意,回老家干个一周的农活
省却了四百多的工钱
才是“聪明人”
农村里这样的“聪明人”不少,都在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
这样的聪明,不要也罢
创作不易,转载请注明出处:小风博客 » 爷爷那一辈人的传统小农思想